扁桃体周围脓肿(peritonsillarabscess)为扁桃体周围间隙的化脓性炎症,又名脓性蜂窝组织炎性咽峡炎,中医称为“喉痈”。多见于青壮年。
临床表现:
初起如急性扁桃体炎症状,3~4日后,发热仍持续或加重,一侧咽痛加剧,吞咽时尤甚,疼痛常向同侧耳部或牙齿放射。再经2~3日后,疼痛更剧,吞咽困难,唾液在口内潴留,甚至外溢。
检查所见:病人呈急性病容,早期可见一侧舌腭弓显著充血。若局部明显隆起,甚至张口困难时,提示脓肿已形成
在扁桃体急性发炎3~4日后,发热仍持续或又加重,一侧咽痛加剧,吞咽时尤甚,疼痛常向同侧耳部或牙齿放射。再经2~3日后,疼痛更剧,因不敢吞咽,致唾液潴留口中。病人呈急性病容,表情痛苦,颈项僵直,头部倾向病侧,口微张,有唾液垂滴,语音含糊不清,似口中含物。喝水时,常向鼻腔反流。重症者因鼻内肌受累而有张口困难。同侧下颌角淋巴结常肿大。
治疗:
1、脓肿未形成前,按急性扁桃体炎治疗,选用抗生素控制炎症。
2、穿刺抽脓用以明确脓肿是否形成及脓腔部位。穿刺部位可用2%地卡因涂抹,或用1%普鲁卡因浸润粘膜麻醉。穿刺时,应注意方位,不可刺入太深,以免误伤咽旁隙内大血管。针进入脓腔,即有脓液抽出。
3、切开排脓对前上型者,可在穿刺处作一弧形小切口切开粘膜,用长弯血管钳插入切口,沿扁桃体包膜外方进入脓腔,充分排脓。对后上型者,则在腭咽弓处排脓。术后第2天复查伤口,必要时可用血管钳再次撑开排脓。
4、对多次脓肿发作者,应在炎症消退2周后,将扁桃体切除。由于抗生素对炎症的有效控制,也可在确诊后,切除病侧扁桃体,其优点为排脓通畅,恢复快,能一次治愈本病。
预防:
预防感冒,加强锻炼,增强全身抵抗力。积极治疗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及鼻窦炎等,以及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炎等疾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qgpa.com/wadwh/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