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许多孩子莫名其妙发起了高烧,喉咙痛得啥都吃不了,这是得了疱疹性咽峡炎。随着夏季到来,厦门疱疹性咽峡炎病例有所上升,引起了不少家长的担忧。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生在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孩更为多见。当然,成人在照顾患儿的时候,也可能被传染。家中有孩子患病后怎么办?记者采访我市医生,请他们支招家长如何预防并应对咽峡炎。案例两岁娃突然发热食欲差被确诊疱疹性咽峡炎平日里活泼好动的2岁娃童童(化名)最近突然发热、食欲差,变得无精打采。家长以为是感冒,就给他吃了些退烧药。然而情况并没有好转,童童的烧不仅没有退,反而越来越高,甚至开始出现了喉咙痛、流口水的症状。家长带医院看诊的时候,才知道孩子口腔里长了很多疱疹。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王彩红检查后,考虑患儿是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王彩红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以柯萨奇A16和EV71型多见,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环境中生存,这也解释了为何在厦门当前的气候条件下,咽颊炎和手足口病会增多。中年女子发烧喉咙痛原来是被儿子传染了35岁的周女士因喉咙痛、发高烧、呕吐到厦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经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据了解,周女士5岁的儿子前两天刚被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周女士照顾儿子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而她这段时间连续加班熬夜又缺乏运动,导致抵抗力下降,因此被传染了。厦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康宁介绍,疱疹性咽峡炎一年四季都会发病,春季和夏季比较常见。孩子抵抗力差,发病率比成年人高,但家长也有可能会被孩子传染,例如照顾孩子时如果接触到呕吐物等,没有及时洗手,就可能将病毒带入口中。分析学龄前儿童是高发人群一般一周左右就能痊愈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眼分泌物或排泻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潜伏期2-14天,平均3-5天。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均可患病,1-6岁学龄前儿童是高发人群。主要症状为发烧、拒食、口腔疼痛,手、足和臀部也可出现皮疹。更严重的话会出现嗜睡、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损伤表现。但也有一部分患儿没有发烧症状,而是因为咽部痛、食欲差、流口水或幼儿园晨检发现疱疹的。王彩红表示,虽然疱疹性咽峡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但家长不必过分惊慌。在患病期间,做好隔离工作、避免交叉感染是关键。同时,保持口腔卫生,吃完东西后及时漱口,饮食宜清淡,并保证充足休息。若出现继发细菌感染或重症情况,要考虑使用抗生素,但大多数情况下,对症治疗即可。康宁介绍,疱疹性咽峡炎如果没有高烧到引起其他并发症的程度,及时控制呕吐、腹泻等,补充液体,一般一周左右就能痊愈,且预后情况不错。提醒接触病毒后用流水清洗护理过小朋友后要洗手王彩红提醒,家长应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qgpa.com/wadzz/1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