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活成一束光然后呢

 

今天下午上课,我正在黑板上写板书,学生说,老师您换块黑板,这个地方反光。那一瞬间,我怔住了。

阳光,谁不喜欢,但是即便是活成一束光,仍然有人不喜欢,如果我们总是想活成是人人喜欢的样子,那不是太难了,而是不可能!

今天我这样说,但是放到两年前,我可是坚定地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我就要做一束光,做一束照进“每一个”学生心里的光,做一束人人喜爱的光。

事情还要从两年前说起。

两年前接手一个新的班级,这个班级的学生整体思维比较活跃,有个性,接手的第一年,我总是想把这个班级塑造成“样板间”,但是好像学生总是不领情一样,各种不顺心,量化也很差。

当时可以说是职业中最黑暗的时刻了,每天被领导各种艾特,各种通报,无数次想提出辞掉班主任,要知道我之前可是经常受表扬的“明星班主任”。

每次鼓起勇气找领导开口,却总是张不开嘴,我知道,那是我内心的不甘。后来急火乱攻,导致急性咽炎,吃了一个月中药。带届这个班,我觉得我可以写一本小册子了。因为高一上学期总结,我都写了小一万字。高一下学期,乃至高二,甚至今天,我都在想如何把这个班带好。

万千感慨,今天不提了。

最难能可贵的,不是身体上的长进,而是心灵上的豁达。

今天想来,两年前接手这个班,真是命中注定,缘定今生,通过和他们相处,我才知道什么是00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老师越老越不香,为什么不可以一套方法管理每一届学生。

时代在变,学生自然也是跟着变,他们的兴趣、喜好,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嬉笑怒骂,都变了。很多时候,家长总是给我说,李老师,你年轻和学生没有代沟,我总是急忙打断,“我和学生有代沟,有很大的代沟,当然家长和孩子代沟更大,家长总想着自己小时候如何如何”“学生不听我的,他们只听自己的,甚至有时候他们连自己的真实想法也不听”。

慢慢的,和他们相处的同时,我也在成长,也在改变。他们“逼”着我去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他们“逼”着我打开自己的眼界和视野,他们更“逼”着我走上专业化班主任成长之路,学会记录生活,品味生活,我们无法做一束人人满意的光,或者说,连阳光都做不到令人人满意,更何况我们自己呢?

今天中午读梁冬的《梁冬说庄子·逍遥游》,里面分享“逍”和“小”有什么关系,和今天的这一束“被人讨厌的光”,正好契合。

庄子《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中“逍”这个字—一个“小”、一个“月”和一个“走”,意思就是走着走着逐渐远去,变得越来越小。当我们凝视“逍”这个字的时候,会领悟到“自由”就是让自己变小,并且越来越小,以至于小到无足轻重,这样你就获得了自由。如何成为一个更欢喜、更健康、更不被外界绑架的人?我们可以向庄子学习。想想看,今天是什么事情,或者这段时间是什么事情让你觉得不爽呢?你是不是把它看得太大了呢?“大”和“小”总是相对的,和大的东西相比,自然就会变小。

梁冬

另外还有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之前我总是觉得没有大目标,就有眼前的担心事,我把这二者当做并列,但是今天我才想明白,一个人如果不站在宏大的场面去思考遥远的大问题,就会觉得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很大的困难,这就是近忧。当你每天想着那些远大的困难时,现在面临的小挫折就只是一个助缘而已。二者不是并列,而是递进的!

让我们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份,正确看待外界的评价,活成自己世界里面的一束光,哪怕别人看不到,哪怕我们的故事我们不愿与他人诉说,或无人知晓,但是我真的不再是那个“心中有爱不懂爱简单粗暴”的“优秀”班主任。做班主任的日子,告诉我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只有不断拥抱更大的格局,才能做好“青少年领路人”“同行者”“陪伴着”的角色。

亲爱的读者,答应我,从现在起,做一束不断成长的光。在意他人的评价,但不盲从;在意通行的评价体系,但不迷失;在意工作的使命,但不麻木。

心怀高远,感念当下。与各位读者共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qgpa.com/ways/13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