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0594ptaf.com/bblf/hhpf/3702.html
《舌尖上的中国》一直是被吃货们猛追的美食节目,近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舌尖3”终于在大家的翘首企盼中到来。第一集就带火了“章丘铁锅”!并一度造成“章丘无锅”的局面。
目前,这部八集纪录片已播出过半,但似乎没有收到预期的好评如潮,相反网友的吐槽声音不断。
豆瓣评分从最初的8.5下降到现在的5.9了...和《舌尖1》的评分9.3相差甚远。
事实上,第一集开播之后,网络上就对《舌尖3》充满了争议。
《舌尖3》第一集的主题是“器”,器具担当主角,食物退居二线。如果想靠这一集“下饭”,你可能会失望了。比如其中介绍的四川泡菜坛子,节目花大量篇幅讲述四川厨师兰明路如何寻找好坛子、如何正确使用泡菜老坛以及泡菜腌制的过程等。泡菜并没得到多少出场机会,观众看到的更多是一个个土黄色的坛子。又比如讲到陕西的“十碗席”,节目也是将重点放在能同时用七个火力不一样的炉头做出七道热菜的“七孔穿山灶”,而对十道菜——红油豆腐、糯米饭、小酥肉、杂烩菜、高汤海带……镜头几乎是一闪而过。
偏题,是网友对舌尖3的第一个直观看法。
第一集的,器物还算是对中国美食文化的探究的话,那么节目中出现的种种常识性错误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在第三集《宴》里带火了鲈鱼话题,不过微博网友
开水族馆的生物男指出,节目里竟然错将大口黑鲈(美国加州鲈)当成花鲈:经过网友们的反复比对确认,厨师从鱼缸里打捞上来的养殖鲈鱼是大口黑鲈。
同时,在介绍太湖花鲈时有这样一段文字:“毗邻苏州的太湖水域,出产一种太湖鱼中之冠花鲈。”微博网友
风正一帆展 发文指出:“太湖鱼中之冠”也不知道谁给评的,把“太湖三白”置于何地?据了解,传统的“太湖三白”指白鱼、银鱼、白虾。有专家表示“太湖里特色鱼类有很多,太湖银鱼、太湖白虾等都很名贵的。说花鲈是‘鱼中之冠’有点过了,它原来是(鱼类)底层的杂鱼,但它的味道比较鲜美。”
更严重的是第四集,《养》的主题,片中出现了一段女生自制口红等化妆品的片段,简直被网友全方位吐槽。
自制口红自己用用也无妨,不说全程无菌,但至少戴好手套保证一下卫生,毕竟也是涂在嘴上的东西。
随后网友扒出,视频中自制化妆品的这些原材料疑似购置于淘宝三无卖家店,连配的电子秤都是同款。
还有网友吐槽酒糟芋头面的画风……
众多对《舌尖3》的吐槽声中,还夹着一些专家对剧情的狂批,因为除了常识性错误外,还有一些误导观众的做法。
这一集出现了“草药炖猪脚”这道菜。有网友指出,用草药做菜其实是有一定风险的,毕竟普通人没有分辨草药的能力,很可能会引起误解。
同样是在《养》这集的剧情中,为痛风的父亲煲鸡汤的做法引起了医学专家们的不满,因为这有误导观众的嫌疑。
上海中医院痛风专科副主任医师王一飞表示,由于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嘌呤在体内转化后会产生过多尿酸,导致痛风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而嘌呤是亲水性物质,特别容易溶于水中,因此,排骨汤、鸡汤、羊肉汤、火锅汤等肉汤中嘌呤含量很高,且煮的时间越长,嘌呤溶解于汤中越多。
所以,医生们都不太主张痛风患者喝这类‘荤汤’,煮的时间再短,相对而言嘌呤含量还是高的,熬汤以后可以吃一些汤里的肉,但汤一定不要喝。此外,酒水中也含有大量嘌呤。在此前的观念中,人们大多认为痛风患者能喝一点红酒,对此,王一飞提醒,在最新一版的国际痛风诊疗指南中,已将红酒排除在外,也就是说,痛风患者需要完全戒酒。
此外,有细心眼尖的网友发现,曾出现在人民日报盘点的《这些有毒植物不能碰》中的南天竹也出现在节目里,虽然节目也说明了南天竹有毒,但还是让它作为装饰品出现在了餐桌上。
更有知乎网友,按分钟挑错,感受一下。
随着第5集的播出,新的槽点又供应上了……
如果说《舌尖3》的前两集还让网友们沉迷于找茬,那到这一集,网友发现,画风突变!
第五集的主题是“厨人”,说是要“突出饮食里人的因素,着重展示人与食物的关系。用心的人才能做出美食,我们从饮食中发现生活的真谛。”
一个是做摔面的大厨,面啥样还没看仔细,导演组的镜头就跟着大厨去看他的女儿了。
因为平时开店忙,所以只能抽休息的一点时间来看看女儿。
隔着栏杆看着女儿做操,大厨突然就哭了。
然后是天津的一位妈妈,每天早起给女儿和老公做早饭。
作为国家二级营养师的她,做早餐从来不假手他人,自己点豆腐做豆腐脑,自制酵母做薄饼。
最后,节目组告诉大家,这位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妈妈得了重病。
讲人物故事的篇幅远远大过美食,这样的安排让网友们产生了分歧。有人觉得很催泪,也有人很反感。
有网友在微博发起投票,目前有95%以上网友表示对这一季“舌尖”并不满意:
最终,对于《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雪崩式下滑,官方微博、转载请注明:http://www.gqgpa.com/wazz/1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