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心思做接种事无巨细守流程人民资讯

 

「本文来源:台州晚报」人物名片:刘海燕,46岁,医院副院长,路桥区文体中心方舱接种点登记台、接种台分管组长。“刘院长,这个人昨晚吃了两粒消炎药,能不能接种疫苗?”上午9点28分,在登记台巡视完一圈的刘海燕刚准备去接种区,工作人员突然抛来一个问题。详细询问受种人的病史和身体现状后,她耐心地给出了答复。这是她当天上午处理的第4个问题,而这样的情境刘海燕已记不清每天要处理多少个了。刘海燕所在的路桥区文体中心方舱接种点,3月28日正式开舱,她负责登记台相关工作。血压高怎么处理?过敏体质能不能打疫苗?得了急性咽炎是否要暂缓接种……每天她都要回答很多提问。《新冠疫苗接种指南》上的常规问题,工作人员都能及时回答;对于清单之外、没有标准答案的提问,参与过多次专业培训、医院急救组、了解各种处理方式的医生刘海燕,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接种百科”。大家都说,碰上回答不了的问题,找“刘院长”就对了。“我们这个方舱的医护人员是从各医疗机构抽调过来的,一开始还没上手,能帮忙的我就上前解答,也是为了提高疫苗接种的效率。”刘海燕笑了笑说。每天,有成千上万人来接种疫苗,工作久了就会发现,大家的提问千篇一律,而最好的方法是总结归纳。分管登记台和接种台以后,刘海燕主要负责两区的会场巡视和问题处理,每天上午7点40分的例会上,她都会把前一天出现的问题和解答,变成解决方案,叮嘱工作人员。这些叮嘱里,有疫苗接种适宜、禁忌人群,有接种后注意事项,有不同疫苗保存和使用要求,也有接种流程规范化操作标准,事无巨细。开舱5个多月,刘海燕一直雷打不动地扎在岗位上:每天最早一批来,摆放基础物件设备;晚上最后一批走,核对完疫苗数量,消毒后再离开,其间还不忘汇总一天的问题。近阶段是“学生专场”的高峰期。她的叮嘱事项上又多了“询问是否晕针”“强调接种后不要熬夜”“注意心理调节”等内容。“每个人都在一门心思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我也不例外。”刘海燕说。记者王艳/文受访者供图-09-:00:00:0“百科”刘海燕:

转载请注明:http://www.gqgpa.com/wazz/15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