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导致性早熟雾化比输液伤害大看看这篇文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a_7745188.html

本文共计字

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

到了冬天,患上咳嗽、感冒、急性咽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宝宝,数量就开始不管增加。而在治疗这些疾病的时候,有一种给药方式堪称「法宝」一般的存在,这就是雾化。

然而,在日常的医疗咨询中,看到很多宝爸宝妈都会提出一个问题「萌医生,雾化是不是对宝宝伤害比较大啊?」「萌医生,我听有些人说雾化比输液都危险?」

我听了也很无奈,所谓雾化导致伤害的说法简直是一派胡言。雾化吸入,仅仅只是一种「给药方式」而已。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雾化、以及雾化所适应的病症。

雾化,仅仅只是一种给药方式

在临床上,我们有很多常用的给药方式,有些是大家耳熟能详、并且经常接触到的,比如口服、静脉输液(挂盐水)、肌肉注射(打针);有些则不那么普遍,比如塞肛、雾化、舌下含化等等。

1.静脉输液

很好理解,就是将药物溶解在葡萄糖、生理盐水以及其他溶媒中,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缓慢的将药物注入体内,这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式之一。

很多抗生素、营养液、扩血管药物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人体并发挥作用的。

2.静脉注射

与静脉滴注不同,静脉注射的时间更短,一般几分钟即可完成,也是直接将药物注入血管内,进入血液循环,快速地发挥作用。很多质子泵抑制剂、化痰药都采用这种方式。

3.舌下含化

指将药物置于舌头底下,通过唾液的溶解让药物通过舌下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发挥疗效。临床上,是心内科常用的给药方式之一,硝酸甘油、卡托普利都可以通过这种途径给药。

4.塞肛

这个原理在于,直肠的末端有比较密集的毛细血管,可以吸收药物。但是,这些毛细血管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必再经过胃肠道的吸收以及肝脏的代谢,所以也是一种比较快捷的给药方式。

现在,很多栓剂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比如消炎痛栓、肛泰栓。

5.肌肉注射

通过将药物注入肌肉内部,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血液循环发挥作用。相对来说,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就会降低。临床上,很多疫苗、止吐药都是采用这种给药方式的。

6.口服

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安全、便捷、无痛苦,但是药物起效很慢,因为要先进入胃部,在进入小肠,在小肠内被吸收后再进入血液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有大量的损耗,最后发挥疗效的药物含量会打上折扣。

7.雾化吸入

指将药物溶解于少量的生理盐水中,在雾化机或者氧喷机的气化作用之下,使药物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并通过呼吸作用吸入体内。

这种给药方式其实是十分迅速的,可以使药物快速进入咽喉部或者肺泡。在临床上,激素类药物、抗生素等药物均可通过此种方式给药,从而治疗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支气管哮喘等等。

这些疾病可以使用雾化哦

而在儿科用药中,雾化吸入更为普遍,儿童咳嗽、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哮喘、痰液难以咯出者,都可以使用。

1.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

这几种疾病通常是由于感染所引起的,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咽喉部甚至面部疼痛、干咳、粘痰、发热等症状。

在治疗时,雾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选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溶于生理盐水中给药。但是,请注意,庆大霉素在早产儿及新生儿中须慎用!

2.痰液难以咯出者

在痰液难以咯出时,雾化也是经常使用的给药方式,而此时,最常使用的药物就是α-糜蛋白酶和氨溴索了。

α-糜蛋白酶的作用就是稀释浓痰,在将痰液稀释后在逐步咯出;而氨溴索则可增加呼吸道上皮纤毛的摆动,更主动地促使痰液排出。

3.哮喘(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哮喘等)

对于哮喘的治疗,雾化更是绕不开的给药方式。此时,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就是β-受体激动剂了。

我们可以选择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等药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6个月以内的宝宝一般不建议使用特布他林。

雾化时,这些事情也要注意哦

首先,就是雾化机的选择。很多宝爸和宝妈都已经购买了雾化机,然而,据我了解,几乎所有人购买的都是超声雾化机——一个已经被证明不是那么优秀的产品。

真正值得选择的其实应该是喷射型雾化器,也就是俗称的「氧泵」或者「氧喷机」。这种机器能将药物颗粒磨碎成非常细小的颗粒,再利用氧气的带动进入病灶,药物利用度相当高。

此外,还有一个注意点,那就是,每次做完雾化,一定要记得漱口、喝清水、洗脸,防止药物残留在口腔、鼻腔、眼睛和颜面部!!

写在最后

还有一件事情要告诉大家,在购买雾化机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买两个吸入器。一个是宝宝用的面罩,还有一个嘛,当然是成年人用的「吸嘴」啦!

毕竟,雾化,是任何年龄段的人、在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时,都可以使用的方式。

最后,欢迎大家转发、点赞和留言!

也可以顺手点下文末和留言区之间的,那什么,「广告」!

THEEND

-晚安-

撰文萌医生/编辑萌医生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DrMeng

很高兴,你愿意听我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gqgpa.com/wazz/9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