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与食管癌有关系吗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是食管癌发病大国,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全球第五位;我国每年食管癌新发病例为25.8万人,死亡19.3万人,均占全球的55%。大多数食管癌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手术效果不佳,预后较差,因此食管癌的早诊早治是一项艰巨且重要的任务。

早期食管癌:最易被忽视

目前,我国早期食管癌确诊率不足10%,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20%。

食管癌的预后因病期的早晚而相差悬殊:

早期食管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

而中晚期食管癌则不超过15%。

由此可见,食管癌的早诊早治意义重大,开展胃镜普查对于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食管癌的早期特征

早期食管癌无明显症状,而症状明显时大多已进展为中晚期。

若身体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早期食管癌的发生。

★咽喉部异物感及吞咽不适感。

★进食粗糙及刺激性食物后出现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摩擦样痛。

★饮水或进食时,有食物停滞感。

★胸部不适、闷胀感,劳累后及快速进食后加重。

★嗳气、消化不良等胃病症状。当以上症状经常性或持续性发生并加重,出现吞咽困难时,则不是早期食管癌,而进入中晚期阶段。

如何鉴别慢性咽炎与食管癌?

食管癌和慢性咽炎均有吞咽不适及吞咽异物感症状,导致患者误将食管癌当作咽炎而忽视病情,区别主要在于:

★食管癌早期尚未出现吞咽困难时的咽部不适症状多表现为咽部干燥、紧缩感并常有胸骨后压迫、闷胀感和嗳气等;

而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的慢性炎症,其咽部不适主要是干燥、瘙痒、灼热感等,可导致患者短促频繁的咳嗽,这些症状会在用嗓过度、气候突变或者吸入干冷的空气时及烟酒后加剧。

★食道癌患者在吞咽时咽喉部有干燥和紧缩感,咽下食物时有异物感,并且常伴胸骨后疼痛、烧灼感,进食时感食物下行缓慢,甚至在某处滞留。

而慢性咽炎的咽喉异物感在安静时明显,在进食时减轻或消失,进食后又出现,且进食时没有阻挡感。

慢性咽炎与食管癌没有必然联系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长期进食过烫及富含亚硝胺类食物、烟酒嗜好、遗传因素等相关。

而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主要病因包括物理因素(冷热)、化学因素(烟酒、辛辣刺激等)和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

慢性咽炎可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化而来,是一种可逆的良性病变。

食管癌和慢性咽炎是位于两个部位的疾病,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咽癌与食管癌有一定的发病相关因素,如吸烟、饮酒等;

食管癌同时也可能是咽癌的第二原发癌。

因此,细致的病史询问、及时的内镜检查意义重大。

无痛胃镜在食管癌高危人群筛查中具优势

目前,胃镜检查是食管癌筛查的主要方式。

通过胃镜可直观地观察食管黏膜改变,评估病灶状态,拍摄或录制病变影像资料,并可通过染色、放大等方法评估病灶性质、部位、边界和范围,一步到位地完成筛查和早期诊断。

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依据我国国情、食管癌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将符合下列第(1)条和(2)~(6)条中任一条者列为食管癌的高危人群,建议作为胃镜筛查对象:

(1)年龄超过40岁;

(2)来自食管癌高发区;

(3)有上消化道症状;

(4)有食管癌家族史;

(5)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

(6)具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无痛胃镜提高能检查效率

在实际临床中,许多患者对胃镜检查避之不及,原因可能是对于胃镜检查感到恐惧,以及当胃镜通过咽喉部时引起难以忍受的恶心与呛咳,甚至检查结束后仍然持续数小时的不适感,这一痛苦过程使部分患者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

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无痛胃镜可缓解患者精神紧张、恐惧胃镜的问题。通过静脉给予一定剂量的短效麻醉药,患者迅速的进入镇静、睡眠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胃镜检查,检查完成后即能清醒。无痛胃镜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提高了患者对于胃镜检查的接受度。

同时,在麻醉状态下,患者不会因痛苦挣扎而引起不必要的机械损伤,食管括约肌变得松弛,且食管运动减缓,更加有利于检查者仔细观察,发现细微的病变区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查效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研究表明,无痛胃镜相较于普通胃镜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能维持老年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更加安全、有效。

从现实出发,应加大向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普及无痛胃镜的力度,宣传食管癌筛查的益处,努力提高我国食管癌筛查率以及早期食管癌的发现率。

内镜评估为后续治疗提供方向

早期食管癌指病灶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伴有淋巴结转移。

早期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

近年来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有很大提高,同时,内镜下治疗也得到广泛开展,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改变人体正常结构等优势。

怎样预防食管癌?

  

预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变饮食习惯

  

食管黏膜比较娇嫩,而且对热不敏感,高于65°C的饮食会烫伤粘膜。

过于热烫、粗糙的食物在通过食管,接触粘膜上皮时,会烫伤食管粘膜上皮,使粘膜上皮发生破损、溃烂、出血等病变。不要进食过快,不要狼吞虎咽,不要吃饭菜速度过快。

  

2、不吸烟,少饮酒

  

烟对任何器官都没有任何好处;

不要过量饮烈性酒以减轻对食管粘膜的刺激,由于酒精含量高或由于酒中含有的其他有害化学物质可能使吸烟引起的口腔、咽、喉、食管部位的癌症发病因素成倍地增长。

  

3、不蹲食

  

因蹲着饮食时腹腔内压力增加,食物通过贲门进入胃的时候必然受阻,食管就要增加蠕动和压力来输送食团。食物与食管产生的摩擦力加重食管壁的损伤。损失的粘膜上皮会很快地增生来修复已破溃发炎的粘膜上皮,如果经常反复使粘膜上皮受到这种不良的刺激,粘膜上皮就会在反复增生、修复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在形态、功能上不正常的“异形性”细胞,而这些不正常的细胞积累多了,就会向坏的方向发展,逐渐发生恶性变化,最后形成不断地扩展的癌细胞。

  

4、吃新鲜食物

  

不要吃发霉的粮食,少吃酸菜:因为发霉的粮食可产生毒素。

酸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类物质,亚硝胺是一类致癌性很强的化学致癌物。

  

5、不能忽视早期先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不是朝夕之事。

只要做到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就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西南医院腔镜中心

预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qgpa.com/wacs/9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