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急性传染性疾病,往往伴随着发热。以密切接触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在每年的七、八、九三个月以及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7岁儿童。
感染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时发病急促,临床特征为高热、咽痛、头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检查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自觉咽部非常难受,咽吐沫、喝水、吃东西都疼。
5岁以下儿童如果出现哭闹不止、不吃不喝、口水增多、烦躁不安、呕吐等现象,应尽快检查,及早诊治,整个过程持续5—10天,平均7天。
“
那么,疱疹性咽峡炎该如何预防呢?
”
留意孩子的健康情况,发现有发热,咽喉发红,出疹等症状医院就诊。由于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所以避免孩子接触有流感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的患者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疱疹性咽峡炎起病急,孩子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如用物理疗法降温或一般退热药物体温仍超过38.5℃医院就医。孩子病愈后在家休息观察一到两周,给孩子一个恢复的时期,以免复发。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同时,防治口鼻疾病,消除炎性病灶,对预防咽喉炎也有帮助。抗生素对病毒性咽峡炎无效。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染。
饮食应该清淡一些,不油腻,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养成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衣服被褥,保持家庭室内勤通风,每天通风2到3次。并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以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
加强孩子日常锻炼,玩具多消毒,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以免交叉传染。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给孩子增减衣服,避免感冒发热。
虽然六月份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时期,只要做好日常的生活护理,还是可以正确预防的哦!
■娟子
上周阅读TOP5
回复“TOP”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
★更多深度报道见《医药经济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qgpa.com/wadzz/1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