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的中医治法

 

爱中医、爱健康!敬请   1、咽喉处常有粘稠的痰液,总想咳出。

  2、患者咳嗽频繁常伴有恶心。

  3、患者经常感觉咽上方,鼻后方的部位(即鼻咽部)干燥不适。

4、经常会有鼻涕从鼻腔流到咽喉部。

  5、严重者有声嘶、咽痛、咽部异物感、头痛、头晕、乏力、嗅觉异常、口鼻异味、耳闷堵、消化不良、低热等全身或局部症状。

  6、咽喉中经常有异物感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7.、鼻咽干燥不适,有粘稠样分泌物不易咳出。

  8、会经常感到有毛绒绒的东西在咽喉处,或伴有粘痰等。

  9、严重者有声嘶,咽痛,以晨为重。

  10、头痛,头晕,乏力。

 11、主要是由于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导致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或是因为患各种鼻病,鼻窍阻塞,长期张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学因素、颈部放射治疗等经常刺激咽部所致。

慢性咽炎,祖国医学称之为“喉痹”。临床常将其分为:阴虚肺燥型、肺脾气虚型和痰热蕴结型三大类。

(一)、阴虚肺燥型

  咽喉干疼、灼热,多言之后症状加重,干咳少痰,口干不欲多饮,午后及黄昏时症状明显。咽部充血呈暗红色,黏膜干燥,或有淋巴滤泡增生。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清利咽窍。

方药:南沙参16克,玄参16克,百合16克,冬桑叶12克,炙枇杷叶12克,西藏青果7克,五味子7克,生甘草7克,绿萼梅7克,橘络7克,丹参12克,丝瓜络7克。

 (二)、肺脾气虚型

  咽喉不适但不欲饮,咳嗽,有痰易咳,平时畏寒,易感冒,神疲乏力,语声低微,大便溏薄,舌苔白润,脉细弱。

  治法:补中益气固表。

方药:党参16克,黄芪25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陈皮12克,升麻7克,柴胡7克,防风12克,太子参16克,北沙参16克。

 (三)、痰热蕴结型

  咽喉不适,受凉、疲劳、多言之后症状较重。咳嗽,咯痰黏稠,口渴喜饮。咽黏膜充血呈深红色,肥厚,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养阴清热,化痰活血,舒利咽窍。

方药:全瓜蒌16克,川贝母16克,生牡蛎16克,玄参16克,南沙参16克,凤凰衣12克,木蝴蝶7克,西藏青果7克,生甘草7克,红花7克,赤芍药12克,丹参12克,玫瑰花7克,海浮石16克。

预防慢性咽炎的方法: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多进行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2、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防止慢性咽炎急性发作。应注意天气的冷暖变化,在流感易发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免相互传染。

  3、注意口腔和鼻腔卫生。咽位于口、鼻后下方,与口、鼻直接相连,口腔、鼻腔、鼻窦的慢性感染常因病毒、细菌、脓液等波及咽部黏膜而导致咽炎,因此,平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治疗牙周疾病。

  4、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身体营养平衡。少吃过热、过冷及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如患了咽炎,应及时治疗,不应认为是小病而忽视治疗。

  5、主要针对病因,如戒烟戒酒,积极治疗急性咽炎及鼻腔、鼻窦、扁桃体的慢性炎症,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刺激。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下边的







































中国白癜风协会会员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gqgpa.com/wadzz/6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